Skip to content

我的逻辑

手套不错,看到那缝在里面的塑料感颇强到碍手的标签,就想把它剪了。但看到上面的品牌,我想了想还是不剪:好品牌还是值得尊重的。

我又想了很多。我想我爸妈会怎样说某件东西的好:“嗯,这手套用了这么久还没破,蛮好的。”

不错,这的确是一种感恩的心态,也是很容易满足的心态。但我可能不会为此感到庆幸,而把这当作应得的。如果花了钱还要庆幸没买到经不起考验的东西,那实在是有失基本的尊严,活得不免有点卑微。关于品牌这件事,我是这样想的:一个号品牌是可以让人无需劳心劳碌地顾虑的。质量问题是out of question的。我的体会是,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总希望以10年前的物价买到相同的商品,可是通货膨胀的速度也许超乎了我们的想象。国家统计局已经好几年没公布CPI(上一次好像是在2009年,更多情况请参阅第一财经日报评论部主任的文章http://money.163.com/09/1222/08/5R4GBRIG002534M5.html)。好,有需求就有产业,于是很多购物经历告诉我“便宜没好货”是真的。我们的消费水平有落差,市场供应的商品自然也有落差。这不意味着最低价的商品也是合格的商品。想买到“物美价廉”的商品,几乎是白日梦。回想起几天前和朋友开玩笑说起为安卓手机上的Google服务买VPN,最后得出的玩笑结论是:“花钱变身高级公民”。

我对某些东西的追求是从一而终的,或者用余秋雨在《行者无疆》里评论北欧某国人的话说:没有可以快速转移的热情。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个世界,对他人几乎有求必应,这一切是从小被教育的今天看来现实却是残酷得荒唐!讽刺!

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我没少上,但这世界并非书上那般美好。于是你们选择在教育上片面地矫枉过正。但那些写教材的家伙们,你们想过没有如果真有如书中描述般的人的话,他们能否生存?又该如何生存?我以我的经历和教训告诉你们:不能!!!你们掌握着教化大权,指挥着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教“祖国的花朵”、“未来的接班人”如何“花样作死”。却从来没教过英国SAS生存手册里那样的内容,也没有《荒野求生》式地科普着娱乐。象牙塔里的景色总是美好,井底蛙的天空总是不大。

当然也有传统暴力至上的崇拜式家长专制主义的功劳。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确是对的,但也只是满足了家长在道德上对自己的要求,没有考虑孩子和人的可持续发展。由此树立起来的崇拜、信仰,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有何价值可言?“我爸是李刚”这句话可能在你们看来没什么问题,但它背后的逻辑和你们教我的东西实在有着黑与白的反差,矛盾冲突不言而喻。试想下,若在竞标时喊出“我爸是李刚”会有什么效果?是会赢得加分?还是让人笑掉大牙?可能会赢得加分,但那只限于mainland,目前的mainland。世界上十大适宜投资的地区包含了HKSAR,但不包括mailland,原因在于mainland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利于投资,发展商业。对此我觉得悲哀之外,也有些心累。

说得多了,扯得远了,难免心力交瘁,该睡了。

Post a Comment

Your email is never published nor shar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*
*